Better with Butter

@Pongso no Tao, Taiwan

大島來的奶油

臺灣蘭嶼

慰勞節(minganangana),俗稱螃蟹節。為飛魚汛期家中婦女感念丈夫出海捕釣的辛苦,所準備的食物與豐盛宴席,向男人表達謝意與愛意。蘭嶼婦女於慰勞節前開始捕捉陸蟹,誰家門前掛出最多蟹螯串,就表示這家婦女最賢慧;除陸蟹外,慰勞節的重點食物尚有芋頭糕(nimey),製作芋頭糕食材看似簡單,僅芋頭和燻肉而已,實際製程卻相當費時且不易,是這趟蘭嶼之行我們所欲學習的傳統料理。

 

—傳統芋頭糕作法—

  • 豬五花:挑選富有油脂的豬五花,抹鹽後穿個孔,用林投樹的氣根綁著晾起來,稍微風乾。

  • 燻肉:用龍眼木與野肉桂乾柴燻三至五日不間斷。

  • 芋頭:為蘭嶼婦人自種自採,水芋或旱芋皆可,蒸熟後加些糖,搗成黏稠綿密無顆粒的芋泥,為配色可加入一些紫色地瓜,芋泥需填滿盛裝的容器。

  • 油脂:用火逼出燻肉的油脂,大把大把澆在芋泥上。

  • 芋頭糕:將煮熟的燻肉切片擺在整型好的芋泥上,即完成傳統蘭嶼芋頭糕了。

 

—加入大島來的奶油—

雅琪,新竹客家人,約莫10年前來到蘭嶼打工換宿,擔任小幫手期間因緣際會認識在地人阿忠,兩人逐漸發展情誼、共組家庭,後決議回到蘭嶼扶養一雙可愛的達悟族女兒,小西瓜與小地瓜。

在兩人胼手胝足、一磚一瓦蓋出自己家屋那段日子裡,煞費心力,同時為融入達悟族社會,學習如何成為一名達悟族的的妻子與媽媽,雅琪更是付出許多努力,像是在慰勞節學習做芋頭糕。

芋頭糕如同對達悟媳婦的測驗,芋泥能否搗得毫無顆粒並且黏稠綿密,考驗著媳婦的體力、細心程度以及廚藝。雅琪經過多次的試驗,帶入自己的味覺經驗,發現在搗芋泥的過程中加入奶油和多放一些糖,讓傳統芋頭糕多了一股甜鹹奶香,口味更加現代與有別以往的美味,可以說是大島來的媳婦試驗出來屬於自己的獨特版本!

雅琪,如同大島來的奶油,不是本來達悟社會習慣的食材和料理方法,可是她很努力試圖融入當地的文化與生活,拌入之後帶出創新滋味,如此不違和的加分美味,在小西瓜與小地瓜、阿忠享用時臉上充滿愛的笑容,顯現無遺。

 

謝謝大島來的媳婦雅琪所貢獻出來的創意。



感謝客家電視台《我把旅行變成一道菜》節目邀請,因為有製作團隊幕後道不盡的努力,才讓我擁有一趟深入蘭嶼當地生活的美好旅行。

《大島來的奶油》駐島食譜紀錄,獻給蘭美gaga、百琦gaga、雅琪等無私教導我們製作芋頭糕的蘭嶼媽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