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華冰菓事

展覽論述

冰菓室是具有臺灣特色,能夠連結地方記憶的特殊社交場域,從前吃的口味和冰店風景,有的保留至今,也有的隨時代遷移變異。臺灣食用冰的文化由日本引進,19世紀末期,日本開始使用冰塊為船艦運送之食物保鮮,其後才在日本逐漸發展為消暑的食品,有時加入白玉或紅豆等配料一起食用。日本殖民統治時期,日人來臺難忍夏季炎熱,為消暑氣帶來了食用冰品飲料的風氣,於是臺北街頭開始販賣清涼汽水,以及種類繁多的飲品如仙草、愛玉......等,也出現搭配配料食用的剉冰和冰淇淋,皆在臺、日人間大受歡迎!單就艋舺歡慈市一帶(約位於今萬華貴陽街二段青山宮與環河南路間),便有10、20家販賣冰品、涼飲的小販,顧客絡繹不絕。*

第一賣冰、第二做醫生」一句看似風光的俗諺,沒說出的是家族肩負傳承古早味的辛苦過程。那時從臺灣各地來到萬華落腳打拼的人,有些遂以賣涼水起家,起心動念雖簡單,只是想讓大家呷涼,和維持生計糊口養家,不簡單的是,他們把賣涼水變成了具有職人堅持的家業,讓下一代、下下一代跟進傳承古早味,在萬華一代賣冰走過半甲子、甚至近百年。

「萬華冰菓事 A Scoop of WanHua」計畫聚焦於萬華地區冰菓食用場景,蒐集傳承三代以上的冰店創業故事,從保冰技術不佳的年代開始,阿公那一代如何徒步推著攤車或挑扁擔沿街叫賣,隨萬華發展的興衰起伏,努力掙得店面,到現在定居萬華,來客川流不息。因應現代人飲食習慣和社交方式日趨五花八門,大時代環境異於從前,冰店們也面臨了經營策略改變的問題。本計畫除了走訪五間在地冰菓老店,端倪萬華百年來的變化之外,也透過前導工作坊,從融冰意象發想,設計出認識萬華冰店地圖之遊戲,採集有關萬華在地的吃冰回憶,最後邀請大眾對於萬華未來提問、想像。

穿梭於萬華賣冰、吃冰的回憶,與冰菓室相對應地理位置之間,我們試圖從冰菓室的角度提供萬華過去─現在─未來的一種日常生活切面;冰菓室係人際能量交匯之地,人們來此相聚,冰送進嘴裡、化在肚裡,但留在心裡的我們仍能夠繼續帶著前進。走,來去萬華吃冰!

 

展覽資訊

時間
2022/12/10(六) - 2023/02/28(二)
10:00 - 18:00
每週二至週日(遇國定假日照常開放,春節連續假期將另行公告)

地點
新富町文化市場 新富半樓仔
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(捷運龍山寺站三號出口步行2分鐘)


*參考資料:

王慧瑜,〈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活(1895-1937) 〉,臺北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,2010。

侯巧蕙,〈台灣日治時期漢人飲食文化之變遷:以在地書寫為探討核心〉,臺北: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論文,2012。


展覽工作團隊

【2022新富町文化市場徵件獲選展覽】

萬華冰菓事 A Scoop of WanHua

主辦單位|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

計畫整合|洪宜玲

徵件企劃|林惠慈

策展統籌|楊志雅

展務統籌|尤恆

展覽創作團隊|楊志雅、劉奕杰、林暐翔、梁懷志

視覺設計|劉奕杰

工作坊與影像紀錄|梁懷志

展場裝置設計|林暐翔

展示輸出設計|涂智惟

行銷推廣|林俐瑄、林惠慈、楊紋昌

行政協調|李佳晏、楊宜奇

平面設計|築內國際企業有限公司

翻譯|汪怡君

--

本計畫所使用之歷史照片,由各店提供,版權皆屬於原店家。 

場地協力|新富町文化市場

特別感謝|所有受訪之店家、沐育文化施景耀(Kevin)、六島創意周盈君(Ashlyn)、畸零地工作室、金金、所有工作坊參與學員